气动避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汽车改装行业令人哭笑不得的尴尬现状!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85

帖子

561

积分

气动大将

Rank: 4

积分
5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2:32: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怡朵 于 2015-12-4 22:37 编辑


曾经,有一位少年他拥有一个飞驰的梦想,后来他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车。飞驰的梦想恰似萌芽破土,在心间沐浴希望的晨露,他为自己那台不是很贵的爱车换了轮毂,又为爱车换了避震,为了让爱车可以在飞驰的时候与自己一起歌唱青春的桀骜,他改装了排气。少年从不在路上插队、挤车、超速,因为他拥有新青年的道德观和普世观,还有对飞驰、对爱车的钟情,少年的心里只想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小车和一段对车的情愫。









然而响彻夜空的警笛和严肃的制服出现在挡风玻璃前,一番指点让少年难以向制服们解释,少年想要挽回爱车,但是拿到了一张暂扣单,拖车把一位又一位少年心爱的改装车拉进了停车场。他走在半夜的路灯下,默默点燃一支烟,少年在愤恨的同时也想哭,那些还没有淌出的眼泪并不是为制服们和不人性化的规定流的,而是为了那心里对于飞驰和爱车的梦。









2009年的初夏,有一位日本来上海指导改装涡轮的师傅对我们说过一句话,非常正确,铭记心间,他说:“改装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管什么体制的国家,汽车工业想要发展,都必须要让改装作为肥料孕育汽车的进步,汽车改装源自汽车运动,赛车是汽车制造商体现自家技术实力的地方,而要在赛场上胜利,改装是必经之路,为什么中国汽车质量普遍不高?因为没有一个国产品牌会专注于赛场,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生产的车一旦在高速情况和连续过弯后,那些部件容易松动,那些部位需要强化。汽车改装在全球各地都是一项令人尊重的行业,因为改装是富有高技术含量的一份工作,也是车主用来彰显自己个性,摆脱千篇一律的选择。









欧美的改装行业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发展一起成长的,许多欧美注明的改装品牌,诸如BILSTEIN、AP racing、Brembo、BRABUS、CARLSSON、AMG都为原厂车的升级换代提供了不少可贵的技术参数支持。去年主任与雪铁龙全球赛事部的工作人员谈到国内C4车主改装的问题时,法国人的回答非常精辟,他们说:“在欧洲等多个国家,车主给C4换上OHLINS避震时的观念是给原厂车辆更好的操控和更安全的保障,其实换个配件压根算不上是改装,但是他们在中国和一些C4车友会的车友接触下来,中国车主的观念是把原厂的东西换成改装的肯定会有伤害。
当然中西方文化不同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比较落后,车主观念更为保守,所以大伙觉得改装是小部分人的事情,更有不少人认为:改装是一件不务正业的事。









90年代初,日本的改装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由于得不到政府部门和群众的支持,日本许多改装车间游走于地下灰色地带,改装也成为小部分人的爱好,但是日本改装行业有一批优秀的产品,它们在全球改装品市场上以精细、性价比高获得了很多改装迷的追捧,在短短的十年中,日本改装从灰色地带走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认可,而救出日本改装文化的法宝是改装工业的一鸣惊人,用改装工业带动了改装文化,让日本在二十世纪成了全球改装文化的核心发展地,今天风靡全球的Hella Flush风格也由日本改装文化中诞生,那么中国的改装是否可以像后进的日本一样,从同样的灰色地带走向辉煌?主任对比了一下中国改装文化和多个国家的改装文化,甚是感觉前路迷茫和黯淡。









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汽车在生活中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产品,但是在路上很少能看到有“范儿”的改装车,中国人有一个奇怪的观念,不少人会奋斗几十年买一套房子,然后进行五花八门的装修,欧式风格、日本风格、中国风格、典雅风格,什么吸顶、地板、雕花门、红木家具、红木墙贴……可以说中国的房屋装修市场热火朝天,可是为何中国人买了一台车就不做一丁点有个性的装修呢?大家都是清一色的汽车在路上开?其实改装一辆车和装修一套新房是一样的概念,都是对统一产品的个性化装潢,想到前段时间严厉打击改装车就非常愤怒,凭什么房屋随便装修没相关部门处罚,改一台汽车就搞的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第一把枷锁:伪改装商户门槛低质量差
改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车上每一个部件都可以进行深度的改装,但是改装界有句俗话叫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没有两把斧的功夫是绝对做不好改装的。中国改装是在海外改装已经发展到一定层次上起步,是一座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幸运的是已经有不少年轻车主愿意去尝试改装文化、去体验改装文化、去支持改装文化,但在大家跃跃欲试和纷纷尝鲜的境况下,不少国人对方式正确、技术含量高的改装都是一知半解,没有学术和经验的支撑,只有自己泥萝卜擦一段吃一段的艰苦探索,要真正和海外改装文化站在一个层面上,光是大批量车迷的支持是无济于事的,最关键的还是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存,可是市场在逐渐形成,需求也在渐渐升温,全国各地汽配城的商家开始心痒了,几年前许多商家一夜之间换上了新的店门广告,在修理后面加上改装两个字,在装潢后面加上改装两个字,在洗车后面加上改装两个字,在美容后面加上改装两个字,如今走一圈汽配城,似乎感觉大家伙都在做改装。





第二把枷锁:高规格改装商户缺乏核心用户群
在浮躁的人群里,总是有个别潜心行走的人,中国的改装行业现状也是如此。在被汽配城各种花里胡哨的伪改装店强占改装市场的今天,也有一批非常优秀的高规格改装商户存在,这些高规格改装商户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天津等地,尤其以珠三角、香港等地的高规格改装商户为主,不得不说这些高规格改装商户的店门、名字都不会太高调,类似“极速改装”、“飚速改装”、”“炫酷改装”、“热火改装”这样的名字都不属于他们,大多高规格改装商户不会在意名字的花哨,更不会在广告门牌上把改装两个字写得非常大。第三把枷锁:改装产品缺乏相关部门监管





日本的改装行业是由改装工业带起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中国以及其他周边国家改装行业学习的榜样,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消费大国,但是汽车工业还尚未成熟,更何况改装工业,中国的改装工业基本还处于未发芽状态,除了珠三角一些小作坊和牌山寨产品外,很难找出能够登上世界改装品牌舞台的产品。而隔海相望的台湾,改装工业已经蹒跚起步了,台湾的改装文化是按照日本的经验起步的。





第四把枷锁:改装文化被政府与媒体误解
阻碍中国改装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关部门和舆论媒体对改装文化的误解,主观上把改装文化纳入了一种“街头小混混”、“难以管理的小青年”、“个别怪人”的行列,也许在相关部门和媒体的印象中,改装文化就是许多车轰鸣排气管,然后在马路上不要命的飚车,而且走下车的人肯定是一些行迹于会所、舞厅和乌烟瘴气环境的毛头小青年。这样的主观意识从改装刚刚进入国内就一直沿用至今,而一些电影,诸如《速度与激情》、《极速60秒》更加给相关部门和媒体一种鉴定自己主观看法的信心,最后当他们谈起改装文化,无不摇头否认,但是,改装文化真的是他们想象的那样“污浊不堪”吗?











那年,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人事件后,全国各地专项整治改装;深圳原厂GT-R车祸之后,深圳交警彻底把所有改装车都查处,甚至鼓励群众举报改装车,搞得改装在珠三角一带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些海外车主也受到牵连,对中国这种病急乱投医的执法方式冷笑不已,在GT-R飚车事件之后,媒体口诛笔伐,执法部门强势打击,改装文化从文化成了犯法。









第五把枷锁:严重缺乏民间赛事与活动支持。
目前,国内的改装爱好者缺乏一个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并不是汽车网站、汽车媒体,毕竟改装车主比普通车主需要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知识,他们需要的是参观、交流、面对面的分享,所以改装聚会是最合适的交流平台。回顾国内的改装文化聚会,除了官方的一些展览活动除外,很少有民间自发组织的改装车聚会,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城市曾经有过几次类似聚会,但是规格和秩序远远落后于海外,文化氛围也不是很浓厚。去年北京VW FASHION&Superfrezh俱乐部在北京举办的HellaFlush聚会可以说是国内比较上档次的聚会了,除了百台HellaFlush改装车到场之外,还有其他风格的各种车型出现捧场,周围的路人对这些独具风格的车很不能理解,周边小区散步的居民也摸不着头脑,但是那次聚会的确像一碗油,炸热了国内改装聚会的锅子,然而,聚会结束后,全国各地又是一片寂静,有规模的民间改装车聚会仿佛又石沉大海。










气动避震一站式服务 微信131623666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是网友自由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平台,所有涉及版权的著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属于网友个人行为, 与HellaFlush气动避震论坛,无任何利益关联。
版权所有:HellaFlush气动避震论坛如有任何问题,请点击此处。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400643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